[臺灣吧 第1.5集 『摩登原住民』]
日治初期的現代化不是指屬於白浪(註)
就連原住民也被拉著硬硬一起現代化
這究竟會擦出什麼火花呢?趕快來看臺灣吧!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IveBloZp0Y
大家想必也很期待第二集
在12月1號晚上八點之前
就先隨著我們一起來唱唱跳跳吧! :D
註:「白浪」是原住民對平地漢人的稱呼。過去漢人長期欺壓原住民,因此原住民就稱漢人為「壞人」,「白浪」為閩南語「壞人」的音轉。
- - - - - - - -
大家好我們是『臺灣吧-Taiwan Bar』
每個月一號晚上八點 動畫臺灣史 準時推出!
周邊商品同步熱賣中 詳情請上官網查詢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barstudio?ref=hl
官方網站:http://taiwanbar.cc/
電子信箱:taiwanbarstudio@gmail.com
主題曲:
DJ Hauer - Big Fat Guitar
插曲:
Umewa Saitaka (DJ Hauer Remix)
"Aunt Tagonist", "Comic Hero"
Kevin MacLeod (incompetech.com)
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: By Attribution 3.0
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/3.0/
註解:
註一:「白浪」是原住民對平地漢人的稱呼。過去漢人長期欺壓原住民,因此原住民就稱漢人為「壞人」,「白浪」為閩南語「壞人」的音轉。
註二:「隘」是清代用來防範「生番」的軍事設施,守備人員稱為「隘勇」,可能是漢人或「熟番」。日治初期,總督府擴大使用並以木牆鐵網連成一線,將原住民圍堵在山區。
註三:對原住民稱呼「同胞」是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後的用詞,又因住在山地而定名為「山胞」。同胞的稱呼有不分族別、一視同仁的意涵,但也有學者認為稱呼原住民為同胞隱含殖民的強烈意圖。這個詞彙經過長期的正名運動後,終於在公元1994年,全面改稱「原住民」。
參考書目:
周婉窈,《臺灣歷史圖說》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9
遠流臺灣館,《臺灣史小事典》臺北:遠流出版公司,2000